2024 0410(三)台積電要不要賣?大哉問。

 

2024 0410()台積電要不要賣?大哉問。

    今年農曆開紅盤日台積電跳空大漲,最高來到709元,台積電散戶股東收到大紅包、互道終於可以退伍了(指套了兩年),最後收在七百之下的697,整數關卡震盪也震盪了持股信心,有退伍令能不想退伍嗎?這一天大盤收18644大漲548點。昨天又驚聲積叫一番,受到美國商務部通過補貼台積電金額出乎地高(按其投資比例比英代爾高),開盤又是一輪猛漲,八百又過了?要不要賣?逢高分批賣?你還沒退伍嗎?

    行為大師說,成功之路並不擁擠,沒想像中難,因為堅持到底的人總是不多。股市也是一樣的,能夠靜靜坐著不動的人實在極少數。昨天有位朋友跟我說,他認為交易期貨就是賭,我笑笑。這種高槓桿商品需要高修行定力者,因為大多數不是坐不住就是癱坐(被套)在那裡,甚麼都要分析,甚麼都要反應外加討論,忽多忽空成了主流意見。所以,成功不難,因為能坐得住的人實在像稀有動物一樣稀缺,這是我佩服"期指小王子”(道友才知道是谁)的主要原因。

    卡內曼(Daniel Kahneman)上月「走了」,享年90歲。這位有「行為經濟學之父」美譽的學者從不諱言,畢生埋首鑽研認知心理學,2002年連諾貝爾經濟學獎都收進來,卻始終無法擺脫諸般偏見,數十年來屢屢犯下過度自信、按直覺行事等毛病。卡內曼傳世之作《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啟迪了好幾代人,惟斷症容易治療難,包含他自己,所謂能醫不自醫,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人皆有盲點,期望自我完善的投資者會從行為、心理層面入手,痛下苦功糾正劣習,試圖改善績效。愈以為對人性弱點掌握透徹,愈容易覺得這些弱點不會在自己身上出現,結果往往是另一回事。上帝真會和我們開玩笑。許多朋友對投資印象最深的,應是虧損帶來的痛楚遠較贏錢帶來的快感強烈,規避損失(loss aversion)傾向就此形成,有專家認為是受人類狩獵時期所養成的dna影響(風吹草動都要趨避)。受這種心理左右,投資者的操作模式也會出現偏差,每每太早賣出賺錢的股票,輸錢時卻期望弱股翻身,最終留下滿手套牢貨,因抉擇錯誤而後悔罪己。

    卡內曼書中提過,他曾做過一個實驗,要求接受測試者擲毫,得出「大頭面」可獲100元,「字」則損失100元。從概率上看,贏輸五五波,惟大多數人選擇「棄權」,壓根兒拒絕參與。這並非因為他們不喜歡贏錢,而是損失100元引發的不安,遠遠超過贏取同樣金額帶來的喜悅。這個實驗似乎說明,人們對潛在虧損的反應較潛在收益強烈得多,面對風險決策時傾向規避損失,哪怕這意味着放棄可能得到的好處。不論台股再千萬點,把我們拖住的,是過去,我們不放開不去想,如何繼續向前,兩萬八放空勝率高?這是一個偏見,因為你活在過去。這麼害怕明天,是要怎麼過今天呢?套句春上村樹的話,不確定為什麼要順勢,正是順勢的理由吧。滿腦子想著賺錢價差,眼裡總是看著細節,這正是最礙事的。總之,絕望永遠不會讓你失望,只有希望才會。短期走勢像醉漢,市場先生短期是傻的,你跟著他走,大概也會變傻瓜,甚麼熱門炒甚麼,最後結局大概就是接火棒。

    重要的是,交易者的真實行為、心理極易受市場環境和氛圍牽引,在資產泡沫形成時,害怕錯失(FOMO)才是股民的集體反應,若連卡內曼本人也承認其得獎理論有「紙上談兵」之嫌,大家便知靜態實驗得出的結果不管聽起來多可靠,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投資行為仍會不斷受到貪婪與恐懼主宰,酸甜苦辣得由自己來嘗。這就是我們這是安居五營後語之一~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老生常談一句話,股價升跌事後方知,投資永遠存在這樣那樣的遺憾,即使太早止賺,只要達到預先定下的回報目標,以平常心應對,怨天怨地便輪不到你,投資體驗也會愉快許多。不過我想結果還是,想得到做不來,看得破終究忍不過,哈哈,這就是人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3 1017(二)忍耐是交易最大美德 八月是台股重大轉折

2023 0912(二)拜登造甕之後捉鱉 全球大勢無遠弗屆

2023 0905(二)忍受苦難易拒絕誘惑難 三線糾結於攻擊力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