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3的文章

2023 0829(二)延遲滿足熬得過淡 有寶憋貨無寶憋氣

  2023 0829( 二 ) 延遲滿足熬得過淡    有寶憋貨無寶憋氣     交易過程中常會進入懷疑狀態,基本上要處理這個問題,第一的步驟就是把層次拉高,拒絕玩泥巴戰。也就是昨天所提及的,諸多的問題、懷疑經常是來自於價格的漲跌,以及它衍生出來的技術訊號。須知技術分析必須在一定的時間、空間裡,去進行一段時間內的研究,這就是框架。有框架就有受限範圍,譬如九 kd 、 rsi6 、 12 和 14 與 macd 、威廉指標等等,指標圖像映入眼簾裡的,就是相對在這段時間空間裡的高低視覺效果。這個圖像導引人去作研判與行動,但是眼見為真嗎 ? 眼見為憑 ? 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每一個所見或感知到的就會不同,這一點應該不必再多做說明。     問題的本質和問題表象是不同的。表象可以是飄忽,漲跌、長紅長黑、穿越跌破均線、量大量縮等等。但回歸問題的本質,這些表象就如露亦如電了,股票是風險資產之一,所以無風險利率是風險資產價格定價基礎之一。昨天美財政部拍賣了一批 450 億美元的兩年期國債,拍賣利率超過 5 厘,創下 17 年來新高。去年,市場利率隨著聯儲局政策利率一路走高, 10 年債息從 1.5-1.7% 一路走高到十月下旬見到 4.333% 才停止,同一時間內美股見底,台股 12629 也在去年十月見底。之後隨著 10 年債息見頂,股市開始進入高低震盪。無風險資產定價進入穩定的定錨,股市開始反覆築底,到今年拉起了跌過頭的 ” 元月效應 ” 。     今年政策利率仍會維持在相對高位的 5 厘之上,升息的步伐則轉調到 ” 不升 ” 與 ” 升一碼 ” 選擇,需記得去年可是一次一碼到兩碼的連環拳,揍到風險資產的股市滿地找牙,這是今年最主要的基調,也會控管住美股的上檔空間。 7/25-26 聯儲會議後,七月底出現了單日反轉、過高破底 K 線,進入八月, 8/2 直接跳空跌,進入了中期整理期。蘋果、微軟、台積電 adr 、特斯拉與臉書等重型股,短期均線向下交叉中期 50 天線,這都是在中期整理中會出現的訊號,這個訊號仍在牛熊線 (200ma) 之上來發展,所以被認定為長多背景下的中期整理。不過以中期角度來看,到目前見頂時間只約一個月,修正幅度最大的費半約一成,主要指數的那指標指僅約 5% ,時間與空間上都還需要再確認的概率較高。     債息成為這一波牽引美元流

2023 0828(一)技術面驅動恐懼貪婪 中期驅動息率與中國經濟

  2023 0828( 一 ) 技術面驅動恐懼貪婪   中期驅動息率與中國經濟     上週美股是先上後下,周收維持小漲成績。 10 年債息停留在 4.25% ,仍低於政策利率的 5.25-5.5% ,息差倒掛,這也代表著聯儲局升息尚未至巔峰。這個全球資產定價之錨可算是近期風眼所在,畢竟 10 年債息已從七月中的 3.75% 附近攀升到上周高見 4.34% ,這段期間美股則相對疲軟。另一個影響股市的因素,則是全球大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黯淡的前景,針對此,中共官方也推出了連環拳之一的降低一半印花稅率,以藉此增加股市流動性。     美中對抗從貿易戰科技戰到近期進入金融戰,銀行出事動搖國本,難怪拜登會說出,中國經濟與人口問題宛如一顆 ” 定時 ” 炸彈 ( 非不定時 ) ,中國經濟正式塌陷已經是板上釘,產業鏈的持續外移趨勢必連結著資金的移出,都是以數十年來計的,靠內循環嗎 ? 中國規模實在太小,撐不起來的,我想,或許中國當局的想像是一種更封閉的內循環,這種經濟空氣濁度將會變差。另一角度來看,就算聯儲局明年降息, 10 年債息也不盡然就會大跌特跌,以縮小長短債之間息差。短期利率方面,上週全球央行年會上,主席鮑爾大致上暗示九月議息會議 (9/20) 將按兵不動 ( 鮑公去年在 Jackson Hole 上鷹聲嘹亮,八分鐘講話震散環球股市 ) ,未來參考經濟數據來決定政策動向。聯儲局在抗通脹上已有顯著功效,但連環加息對經濟的打擊遠不如估計般大,目前利率期貨反映九月會議利率不變機率約 80% 。影響息口因素,近的來說,本周有個人消費開支 pce 物價指數,週五八月的非農業就業報告,或會為市場注入催化劑,但改變不了目前驅動八九月淡季的趨勢力量。     美股方面,上週大型科技股表現較佳, Nvdia ( NVDA )及 Tesla ( TSLA )分別上揚 6.3% 及 10.7% 。有關 ai 本欄提過,漲業績的升浪,已經提前投射到股價,輝達本益比拉到三位數以上,再好的業績原則上並無法再掀起一浪接一浪。好業績反而創造出短期 ” 見光死 ” ,財報公布前股價先走,利多公布後創新高 502.66 美元,最後反收了一支開高走低黑 K 。而敏感的台灣 ai 股則於當天就出現這個現象,似乎資金有通聯關係,台股真的挺奇特的。下一個升浪驅動力量,我認為是殺手級運用的出現,這才

2023 0822(二)七夕相會終究虛幻 鬼月當道驚嚇主軸

  2023 0822( 二 ) 七夕相會終究虛幻    鬼月當道驚嚇主軸     昨日中港股再度破底,港股、深圳股再度跌破今年新低,股匯債持續三殺行情。表面上 中共央行 採行 救市 措施 , 但 外資已拋近 10 億美元股票 。周一經濟師普遍預期人民銀行將分別削減 1 年期和 5 年期 LPR (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0.15 厘。豈料昨晨結果揭盅,人行僅下調 1 年期 LPR 0.1 厘, 5 年期則不變,整體放水能量遠遜於預期,令市場再一次大失所望,中港股成為今年全球最弱勢股市。     看事看本質,中興以人才為本,如今滿城盡是習家班,這個底蘊顯示維穩更勝於拚經濟。倒行逆施反常態的 ” 國退民進 ” 、現代版的打倒土豪分田地的 ” 共同富裕 ” ,以倒查 20-30 年為基礎打貪汙腐敗,如今掃到了醫療機構,搞了三十幾年依然打不完的腐敗嗎 ? 不過這對台灣則應該不算是壞事一樁。只是中國量體太大,與其有較密關聯的周邊國家,恐怕也有掃到颱風尾效應,台灣出口連 11 黑,南韓連 10 黑,韓國去年甚至出現 472 億美元的龐大貿易赤字,直到今年年中之後才稍有血色。     昨天美股反常態,債息和大型高科技與半導體一起上漲。輝達上漲逾 8% ,周三盤後才公布季績,顯然有人偷甲步先炒。不過我認為,股市有三漲,漲業績、漲估值與漲邏輯,財報推動的是第一項,畢竟和 chatgpt 驚豔面市級別有差。目前看法尚未無須修正,殺手級運用出現才是驅動下一個大升浪的力量,也就是說,指數陷入盤整的機會比見底直接上拉高,持續樂觀謹慎。     投資是有關處理未來的行為。如果可能好可能不好,其實就是不好。相反人的惰性,讓趨勢變得更持久,投資者只要留意趨勢變化,便有機會賺到錢。假若捕捉到普及率加速的一下,更有機會賺大錢。只有別人的懶才是好嗎?也不盡然。「做功課」是不妨勤力,買入後便不妨懶,因為長遠而言,投資回報,百分百和交易次數成反比。現在是 ” 滑世代 ” ,圖像當道,一張梗圖勝過千言萬語,網紅扭腰擺臀勝逾平面情色。有人一步一腳印看報表投資,有人有錢就投資波段長抱,更多的是短期或當沖交易。東哥遊艇公司我常路過,還不錯,但當沖客卻也衝到脫褲子。需知價格短期變動往往無法以基本因素解釋,這種短期表現尤其如此。     更多用指標、用直覺,有 k 線型態或累積出來的形態學,或者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