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701(二)昨作價光頭k線今反打 七月美股反映降息行情

 

2025 0701()昨作價光頭k線今反打 七月美股反映降息行情 

    這一段期間對於台積電作價短期漲勢到頂往往光頭紅k作收,昨天尾盤半年季結算,電子全面下殺尾盤今天又反打突破箱頂22470。變化轉折很多,不論指標等等短期訊號如何,我們的核心沒變依然在籌碼尤其是主要推進力的趨勢,這部分幾乎沒有疑慮,就是台股主要推進力(電子)與美半導體與科技股同步扮演著四月下殺以來的主要拉升資產。前一陣子台股脫鉤沒跟上十足,但推進力趨勢向上沒變,一些短線訊號(包含大家念茲在茲的外資期貨超過五萬口的淨空單。大台的運作可能包含著現貨,我建議要連小台一起看)都算是考驗自己交易高度(或者說是一種信仰)的東西,還有上週標指五百日線rsi的明顯頂背離(熊市背離),都在強度推升下灰灰湮滅了。強度、廣度、深度、力度四度的運用,最終還是交易者自己的高度(交易信仰)問題。你給他時間,讓子彈多飛一點時間,終究會顯現強度趨勢該有的結果,強度會帶出廣度力度與深度,否則怎會稱之為市場推進力呢。 

    <<一如既往>>一書作者提到,我在十年前訂下目標是,要多讀歷史,少看預測,這是我一生中最有啟發的其中一項改變,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我讀越多歷史,對未來就愈安然自在。此外,葛拉漢說:「保留安全邊際的目的,是讓預測變得沒有必要。」你的財務彈性愈大,就愈不需要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事。作者說,當你著眼於亙古不變的事物,就不會再試著預測不確定的事件,而是會花更多時間去理解恆久不變的行為。十年後有甚麼是不變的?大概還是恐懼貪婪的人性波動。還有持續的通貨膨脹,怎麼說? 2000年以來,美國M2貨幣供應量增加了超過350%(台灣同期+250%),而同期美國中位家庭的實質收入幾乎原地踏步。這意味着,美國經濟在貨幣總數上不斷膨脹,但對大多數人來說,生活卻愈來愈像用泡沫包裝的現實。數字在變大,生活在變小。

     這不是經濟失誤,而是制度設計的結果。想想,美聯儲的2%通脹目標(台灣央行則訂在2%以下),這個2%數字被包裝成經濟穩定成長的象徵,但本質上是對購買力長期、合法的掠奪。302%的通脹,將貨幣價值削減近一半(購買力削半)。這種「可預期的損失」之所以不引發恐慌,是因為它有一個文明的包裝:經濟學模型。而這種信仰式的中央銀行獨裁,最大的副作用就是把整個中產階級變成了債務的奴僕。從房貸、學貸到車貸,美國的家庭債務總額已超過17兆美元,平均每個家庭身上背着超過12萬美元的負債。

    在這個貨幣主軸發展下,對於掌握資產的人來說,通脹是朋友:房價上升、股市資產膨脹、債務變得更便宜。對於只依賴薪資生活的人,它則是敵人:生活成本上升購買力下降、工資停滯、儲蓄貶值,怎麼存錢都追不上房價。這場結構性轉移,並非陰謀,而是知識不對稱的自然結果。懂的人套利,不懂的人埋單。這大概是我所想到十年後仍不會改變的東西,Same as Ever   再者思考如共產黨(主義),中國未來等等,你都可以拉長時間軸來思考推論。我儘量不給我不認識的人建議,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而普世通用的準則少之又少,短期準則則更少了。

    在大部分領域,大多數結果都取決於少數幾個變項。但是,只關注那幾個變項,會讓人感覺像是把大半結果交給命運決定。你可以操縱的東西愈多,像是上百個欄位的試算表,或是大數據分析,哪怕只是感覺知識增加,也會覺得自己握有愈多的掌控權。資訊有兩種:一種長久有用,一種則會過期。「人們在遇到從來不曾理解過的風險時會出現什麽行為?」這是長久有用的資訊;「微軟在二〇〇五年第二季的獲利是多少?」這是會過期的資訊。會過期的資訊常引起不必要的過多關注,原因有二。第一,會過期的資訊太多,並急切的想要占據我們短暫的注意力。第二,我們追逐會過期的資訊,焦急的想要在它變得無關緊要之前榨取洞見。譬如分析中國共軍攻台,無需討論什麼萬艦圍台飽和攻擊等等,只需要瞭解美國的態度以及全球到時候支持的程度即可。會過期的資訊只告訴你發生了什麽事;長久有用的資訊可以告訴你某件事為什麼會發生,又為什麼可能再次發生。其中的「為什麼」會轉化你對其他主題的知識

 

    我常想一句俗話厚德載物,人沒有那個德性可以什麼都要,要名也要利和權,要短線也要波段,要期指知識也要有股票、選擇權、權證交易。投資者所要做的僅是長期性的思考。長期思維的另一項重點在於,它會如何影響我們吸收資訊。我在閱讀時會試著問自己:一年後我還會關心這件事嗎?十年後?八十年後呢?即使答案是否定的也沒關係,甚至很多時候答案都是否定的。但是,如果你誠實的面對自己,或許會開始轉向關心更恆久的資訊。葛拉漢說:「保留安全邊際的目的,是讓預測變得沒有必要。」你的彈性愈大,就愈不需要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事。

    此外,如果你從錯誤的角度切入一個問題,那麼你能解決它的機會就很渺茫。像當下的全國大罷免行動,被罷免方總歸諸於政敵的對抗所操弄,浪費民脂民膏只是想要實行獨裁!?這是不正確的切入角度,而用這個角度試圖去解決它並採取的行動就會荒腔走板,機會就很渺茫了,這次惹到台灣那麼多女力、婆婆媽媽們,我比較擔心的是被罷免者,裝睡的叫不醒,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如果就像是股票,這兩檔你會選擇那一檔?可以從技術面和基本面去思考,意識形態則不必。正如你沒有朝著正確的方向奔跑的話,無論你跑得有多快,加油之聲喊得尬天響,也都永遠不會到達目的地。

    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所說的,“推出新觀念倒不很難,難的是掙脫那些舊觀念”。台股不看蒸發掉的點數,終於再度微探頭箱頂22470,這裡就當作一個分界,昨天尾盤驚慌失措,銓重股紛紛早到砍殺,申冤包大人,得到一點平反,搞得那麼啼笑皆非又破啼為笑,這不算是兒戲瞎鬧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5 0310(一)潮起潮落望市寬率 資產價格調整看相對

2025 0401(二)洗爆倉斷融資賣力冰凍 愚人節第二季開跑大家快樂

2025 0408(二) 悲觀者常常正確(投機分析腦) 樂觀者往往成功(投資基本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