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725(二)半導體持續漲多調整 台積電歸隊箱型整理

 

2023 0725()半導體持續漲多調整  台積電歸隊箱型整理

    港股昨挫逾2%,今天萬眾期待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昨天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會上分析研究了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港股開盤以大升3%之姿開出。會議內容昨天收市後公布,重點是「着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萬眾期待下終於出台。

    美國聯儲局預計將於台灣時間周四凌晨公布議息結果,有聯儲局線人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報導,由於通脹前景的不確定性,預料聯儲局仍未準備好宣布抗通脹勝利,很難預測聯儲局在本周加息後的下一步行動。Timiraos發表題為《為什麼聯儲局還沒有準備好宣布通脹勝利》的文章稱,預計聯儲局將在本周議息會議上加息0.25厘,但一些聯儲局官員和經濟學家擔心,通脹只是暫時緩解,潛在的價格壓力可能仍會持續存在,從而要求聯儲局提高利率並維持更長時間。自去年九月以來,一直壓制油價的牛熊線昨晚被向上突破了(牛熊線77.14美元),聯儲局的擔心非捕風捉影,全球化的式微更是最重要的因素。

    上週四全球最大晶片代工龍頭台積電發布成績表後,各大媒體大字標題讚季績好過預期。細看上季純利按年是倒退23%,為4年來首次下跌,人工智能(AI)不單未能挽救業績,五大業務中,只有收入佔比不足一成的車用電子仍有增長,因此把今年收入預測下調10%。股價在發表季績之後連跌兩天、跌掉21元,短暫跌破了563的箱底價,今天再度重回563-594箱形走勢。對照目前美股主要指數中,收盤仍低於六月中高點的也僅剩下費半指數,此外大科企受到特殊調整權重影響,也同步出現科技板塊的相對落後表現狀態。七月是由小型股羅素兩千+4.07%領跑,+2.92的道瓊工業指數居後,其後是標指五百。科技股的納指和費半只錄得小幅增長,所以之前我們才會提到科技板快換低速檔前進的狀況。歐股的表現在淡淡的七月中幾近平盤表現。台股表現則和那指不相上下2%以內。

    上日傳出今年蘋果公司推出的旗艦手機iPhone 15,初步備貨量只有8300萬至8500萬部,按年跌8%,整個晶片業高度依賴手機銷售,保守估計佔超過一半,因此手機業不景氣對現階段晶片股影響遠比AI大,香港蘋概股上市的兩大龍頭手機零件股瑞聲(02018)與舜宇(02382)已先後發盈警,今年聯發科的表現也稍遜於台股指數了。

    今年以來投資組合表現分水嶺決定於有無ai標的,本周華爾街市值十強中的3家科技股亦會公布季度業績,今天的微軟和谷哥,周三的臉書。除了着眼盈利表現,業務前瞻也許會為人工智能(AI)發展帶來啟示。股價會否步Tesla的後塵捱賣~雖然盈利不俗,市場卻把焦點放在增長前景欠樂觀,3個交易日急瀉11.36%。值得留意的是,股價下跌反而令Tesla有可能逃過被「削權」。主要大科技密集的財報發布與展望將主導短期後市波動。

    輝達、超微掌舵人兩位主角皆生於台南、發跡美國,且有遠親關係,前後腳訪台,其中演了一場鄉土情當然只是sideshow,商場如戰場,前者壟斷AI伺服器市場75%,超微落後佔據25%,不約而同主要是看重台灣立足於通透全面的商業考量。然而,輝達與超微競爭愈激烈,作為兩巨頭的夥伴便愈是大蒙其利,不管誰最終成為AI霸主,台灣廠商都能以「後盾」姿態成為大贏家,最主要則是全球化轉變為以國家安全最優先的全球大趨勢力量,更突顯台灣半導體相關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算是孤門獨市。台灣雖不能親身參與全球ai世紀大戲,但與其親自淘金,不如把器具賣給淘金的人,連帶散熱供應鏈一併整合,台灣熱處理大廠高力近一年飆五倍多,情景不同,道理卻一氣相通。

微觀:今天三力(核攻/主攻擊/助攻)合一,這是指數大漲的標配,指數漲幅幾近1%,收17198+0.97%。台積電由箱底往上走,加上ai股仍未退燒,指數必然被推高走。成交量連續三天四千億以上大量,人氣爆棚,電子連續三天囊括七成以上的資金關愛。整體格局以箱型定位之,目前由低往上走,上漲的終點也會以攻擊力消退開始,短多的朋友留意這個訊號就好。美股半導體、科技股持續處在落後其他指數狀態,這個狀況不改變,不假定台股會有猛暴性的表現。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3 1017(二)忍耐是交易最大美德 八月是台股重大轉折

2023 0912(二)拜登造甕之後捉鱉 全球大勢無遠弗屆

2024 0416(二)台幣貶值效應終起風 手術刀切斷中多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