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627(二) Magnificent 7掉頭估值修正 美台期指收割後修整期

 

2023 0627() Magnificent 7掉頭估值修正   美台期指收割後修整期

    Magnificent 7指的「科技七雄」,泛指蘋果、微軟、亞馬遜、Alphabet、輝達、特斯拉和Meta。這七雄約佔據了標指約24%的權重(台積電對比台股算是龐然大物),今年以來分別上漲42/37/51/34/178/95/131%,單此七股足已成為美股指數的頂天樑,此七雄整體預測市盈率高達30倍,比起標指其他493檔大型股,高尚接近一倍。

    依最新EPFR數據,截至621日的一周,美國股票互惠基金及ETF錄得57億美元資金淨流出,與之前三星期合共380億美元淨流入相比,最新數字不足以說明什麼,但科技類型基金佔流失金額近四成,多少反映AI熱潮帶動的炒風開始「洩氣」。資金積極流入美股的情況漸逆轉,預示這輪短期美股升勢或暫告一段落,後市繼續留意「美股資金流向」的變化,如果保持目前掉頭向下態勢的發展,便可進一步確認美股回調行情並未結束。

    追價買力耗盡後,半導體與重磅科技股股價領先回調,佔台股28%權重的台積電則壓制台股指數上檔空間。七月開倉多頭勢必先腿軟,這分析並沒甚麼難度。大盤先回壓短補給箱,進入短線整理型態,繼之將是進入半月補給箱。不過重點不再這些圖形上的絕對價格位置,因為大量除息已經開始,看看下個月19號到期的七月倉接近150點的逆價差(或逐日縮小),你就知道短期執著在均線、指標等等僵性價格工具上,對研判多空將會產生偏誤。

    台股相關ai股今天跌幅不小,和輝達昨晚-3.74%卻是費半三十檔中跌幅最大有關。超微也已經從132跌到107了,Ai浪潮過了嗎?長線還有機會嗎?這問題就像最近很夯的日股基金一樣,短線過熱炒過頭,長線莫宰羊。1999年科網狂潮巔峰期,美國有一位行為金融學教授自營對沖基金,那年放空科網股輸到淚漣漣,無奈的他有感而發,說了一番肺腑之言。教授自言,早知道股民儍,卻沒想過他們竟會那麼儍。聰明人(包括自作聰明之輩)的悲劇在於,他們永遠低估了儍瓜非理性的程度。

    談短一點的,從期指交易的角度觀之~美股六月倉的四期結算在6/16(),結算過後,多倉心中有數已到目標,在上半年季結前收割落袋。所以我們見到了,標普500指數在連升五周推升下,616日結算這一天登上4448點,創逾14個月高位,當天收了根創新高收黑k”,接著,上周終於打斷連漲氣勢,全周回吐1.4%,顯然本波已經於結算周收割完畢;上周道指也罕有出現連挫5日場景,全周共挫1.7%;科技股納指亦受壓,但跌幅比道指輕,上周回落1.4%台股六月倉於6/21端午長假前一天結算,但台股的本波高點則追隨主要美股指數,高點17346出現在6/15。外資同步在美台六月期市大炒特炒,一收割完畢,台、美股指數進入收割之後的休整期。就連最強最熱炒的日經指數,6/23中黑下摜,殺破短期頸線33089,形成七到八天的短套牢區型態。所以本欄才說,炒家已經割完稻尾放暑假,現在七月倉期待甚麼?六月倉的行情絕對是少數事件的。

    美國重磅股被拉高去結算指數之後,之前期盼有更多的股票加入指數創新高行列,或者說接棒,但羅素兩千與納指(約三千檔成分股)只短暫的強勢,最主要是小型銀行股的反彈帶動。如今百業之母銀行股表現,二線明顯被投資者拋售,地區銀行股ETF KRE上周插8.1%,並連續第二周下滑;至於個別大投行,上周表現很俗,高盛連跌兩周,上周挫7%,大摩上周則滑落5%,反映市場對銀行股信心甚差,擔心枱底仍有危機未浮上水面,銀行股的回軟也導致羅素兩千易形成短期頭部。

    一個大倉位的醞釀對指數操作者而言,是一年中難得的交易契機,其餘的時間內是上落行期,充斥的指數垃圾時間,寧可靜靜地等待下一次的機會,籌碼面尚未進入超賣狀態,連兩天的低波瞬動能也引來成交量收縮至三千億之下,這是籌碼連鎖效應,一環接一環,而不是突然間的變化。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3 1017(二)忍耐是交易最大美德 八月是台股重大轉折

2023 0912(二)拜登造甕之後捉鱉 全球大勢無遠弗屆

2024 0416(二)台幣貶值效應終起風 手術刀切斷中多節奏